西線的戰事,幾個極左派鄰居招募物資如火如荼,花了兩天下午把近幾年不再穿的衣鞋分類裝好,找到很多以前帶來的裹起毛襪、加絨高領和喀什米爾毛衣,雖是全新也不再需要,歲月如梭,菜鳥變老鳥、炸魚薯條吃多了自備暖氣,現在冬天穿短袖我還嫌熱,希望這些東西能陪伴初來乍到的人們。
在這議題上其實有些不知所措、同情又質疑。
二三十歲時對中亞和南亞好奇,看書和旅遊之外,單身在倫敦時也喜歡去些異國街區。販賣 Halal 宰殺牲畜的肉舖、有苦瓜和瘦茄子賣的蔬果店、服飾店櫥窗裡展示蒙住髮梢的長袍,寫著陌生語言的招牌和馬路上被風吹得飛來飛去的垃圾,都和去過那些國家記憶裡的如出一轍...
曾幾何時也是新住民,沒立場排斥移民。但是難民鬧事成為治安隱憂在歐洲不是鮮事,另一方面也擔心文化侵略:
住在別人國家、不尊重別人文化,建立群居的社區,食衣住行都像還在母國,說自己的語言、只跟自己國家的人來往,不試著融入本地社會與生活。
不知道為什麼,就是說不出來的 怪。
總之還是感恩好了,雖不是大富大貴倒也不虞匱乏,希望即將來的這些、我們張開雙手歡迎的人安居樂業,May God save the queen, happy and glorious.